合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112/4757559.html美丽云南——生物多样性百科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动物·王锦蛇脊椎动物·王锦蛇Elaphecarinata脊椎动物,爬行纲,蛇目,游蛇科,锦蛇属。别名菜花蛇、臭王蛇、松花蛇、大王蛇。栖息于植被茂盛的丘陵、河边、库区等地,国内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照片摄于丽江。王锦蛇头部背面为棕黄色,鳞缘和鳞沟为黑色,最终排列成“王”字形黑斑,这正是王锦蛇这一名字的由来。提起王锦蛇,或许大家会觉得陌生,不过若说菜花蛇,知道的人一定不少。菜花蛇是不少老百姓对它的称呼,因为王锦蛇身体背面主要为黑褐色,其间规律混杂有黄色花斑,而腹部则与身体背面相反,呈黄色,腹鳞后缘有黑斑,犹如菜花状。王锦蛇的幼体和成体花纹相近,最大的区别是幼体背面为灰橄榄色,枕后有1条短短的黑色纵纹。照片中呈现的就是王锦蛇幼体状态。王锦蛇是除蟒蚺类之外的大型蛇类之一,成年期体长可以轻松超过2米,有成年男性的手臂那么粗,体重约为5—10千克左右。王锦蛇拥有极强的食蛇性,这是因为巨大的体型和强大的绞杀能力,使得它可以很容易制服比它小的蛇类。这一点也得到了科学证实。但更为夸张的是,科学家发现没有毒性的王锦蛇的“食谱”中居然包含了很多毒蛇,其中就有尖吻蝮等毒蛇。其实尖吻蝮蛇也算是大名鼎鼎,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中,永州所产的异蛇指的就是尖吻蝮,而王锦蛇正是尖吻蝮为数不多的“克星”之一。因为这个特性,使得民间流传着“一里有松花,十里无恶蛇”的说法。为什么无毒的王锦蛇能够对毒蛇产生威胁呢?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王锦蛇能够对尖吻蝮等毒蛇的毒液产生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免疫蛇毒,再加上较为庞大的体型与强悍的绞杀能力,使其面对毒蛇时处于有利条件。相较于对同类的“杀伐决断”,对于比它更大更强的物种,王锦蛇的自卫手段就显得很low了。面临强敌,王锦蛇会先恐吓式地咬上一口,如果吓不到对手,身上的臭腺就会分泌难闻的液体,让天敌无从下口。范毅,生态摄影师。连续4年获得国际花园摄影师年赛大奖,获首届中国生态摄影大赛野生动植物类一等奖。致力于拍摄中国西部尤其是云南境内的人文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之美。来源:云南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maahm.com/gydl/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