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

1月大盘点你不应错过的十大ldqu


中科院之声的“原创”栏目稿件均来自中科院研究所的一线科研人员。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近一个月“原创”栏目反响最热烈的10篇稿件。

1、“毒液”为什么偏就害怕这类声音?

取自漫画的“毒液”源于一种外星共生体(“毒液”是共生体与宿主结合后的统称)。强大的“毒液”也有弱点,他害怕~Hz的高频声波,“毒液”为什么害怕这类声音呢?

2、北京咋还不下雪?

曾经,有一种快乐叫看到下雪的南方人。

现在,有一种幽怨叫在朋友圈里看下雪的北京人。

3、数学史上一封传奇色彩的信

1月16日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年1月16日却拉开了数学史上一段传奇师生情的序幕。

4、地球和火星上都有的这种地貌,有了新解释

沙丘是地球上沙漠地区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是沙质地面经风的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成的一种风积地貌。火星和土卫六上也发现有大量不同形态的沙丘分布。沙丘形态复杂多样,令人痴迷。其中,穹状沙丘由于其独特魅力,更是科学家们更为感兴趣的一类沙丘。

5、“新年货”鼓风机的祖先是中国发明的?!(上)丨科学史

这几天正在刷屏的《啥是佩奇》竟然给它引来了两大官微的“特别关照”。其实手摇离心式鼓风器——原本就是中国人发明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两汉之交时,中国农村就使用了这种机器。

6、真!油田“大佬”

在超市里,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各种各样的“油”令人眼花缭乱,介绍也是五花八门。当然,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油了。其实,还有一种油,是从藻类中提取的,而且对这些油进行进一步提炼,就可以制备出绿色环保型的柴油和航油……这才是真·油田“大佬”!

7、牙齿自己修复?“滚滚”们还有这技能?

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竹子。是的,熊猫99%的食物就是竹子。不过,竹子很坚硬,那大熊猫们的牙……还好吗?别担心,中科院金属所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熊猫的牙齿,是可以自动修复的!

8、寻找“恶魔”——肿瘤

肿瘤,是危害我们身体最可怕的恶魔之一。要想制服它,首先就是要准确地找到它,看它是怎么活动的,然后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但是,面对恶性肿瘤之所以称之为“恶魔”,自然有它更令人生畏的本领。

9、鱼“龙”共舞

在年元旦前夕,中科院古脊椎所再次传来喜讯:我国云南贵州交界首次发现了与贵州龙共生的铰齿鱼类——王氏富源鱼。让我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忙碌,休息片刻,看看底报道的王氏富源鱼化石照片,一起探访一下2.4亿年前的远亲们吧。虽然在演化树这份“家谱”上它们的辈分隔的有点远,但毕竟我们都是属于硬骨鱼纲这个大家族嘛(硬骨鱼纲中的四足动物登陆之后慢慢进化到人类)。

10、嫦娥四号软着陆,离不开这个“硬”家伙

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参与了此次嫦娥四号着陆任务,还起到不小作用呢!

点击中科院之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maahm.com/gyly/60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