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马 > 海马的习性 > 顺道儿来格鲁吉亚看雪
当前位置: 海马 > 海马的习性 > 顺道儿来格鲁吉亚看雪
来格鲁吉亚纯属突发决定,在土耳其的行程定的差不多时,丙丙突然来了句:要不,去趟格鲁吉亚吧!据说很美。地理白痴如我赶紧打开百度,不度不要紧,真是想全程改道儿来这个高加索的隔绝区细细感受一番!最后挤出4天时间小范围体验下,等以后重新细细游览。
??飞机:
伊斯坦布尔-第比利斯
??签证:
网上递交申请-25美金(如果有美国签证是可以免签的)
??货币:
人民币:拉里=3:1
??住宿:
第比利斯:airbnb,我们四个人定的一个四层的house,有点像个studio,house的地点很好,阳台就可以看到大教堂,只是楼下的洗手间异味太大,airbnb真的需要好好筛选!
卡兹别克山:roomshotel,已经成为地标的roomshotel是山上的必去,强烈建议在山上住一晚感受一下面朝雪山,春暖花开的美丽;顺便酒店的牛排一定要试一下!超大超好的肉,只要人民币80块!
??行程安排:
2月9日-2月13日
伊斯坦布尔-第比利斯-卡兹别克山-第比利斯-伊斯坦布尔
(卡兹别克山)
飞越黑海、翻过高加索山脉,2月9号晚上抵达第比利斯。这里的面孔更加欧洲化,但缺少了土耳其人诙谐热情的笑脸。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百姓都自带一种冷漠高傲的态度。海关的小姐姐臭着脸回应我的问好,爱答不理的让我入了境。所有的人都奇怪地盯着我们看,出机场的时候竟然还被很不友好的要了护照并检查行李。初次印象并不好。对了,第比利斯机场的汇率比市区要高,可以在机场多换一点现金。
无语的我们坐上巴士往市中心赶去。中途还有一个小插曲,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老爷爷坐到了巴士的后排,车里就开始慢慢飘出一股骚味,售票员胖哥哥捂着鼻子首先从巴士后部跑到了巴士前面,后面的人也陆续的开始往车的前半部移,两个坐位偏后的大妈高声大笑和售票员交流着什么,应该是在吐槽是那个老爷爷的味道。并没有人关心他为什么会这样,也没人要求处理骚味。看到这些,我的心有一种莫名的滋味:是对人们的冷漠,还是对弱者的同情;不论如何,这种奇葩的社会文化和中国完全不同。
(街头孤独的老人)
下车后见到了我们的房东Eka,一个很漂亮的格鲁吉亚女生,也是我们在第比利斯遇到的第一个英语流利的人。由于车上味道太大我们都戴着口罩,Eka刚看到以为是因为第比利斯的空气不好,和我们一直吐槽城市的尾气污染,看来环境问题是一个共同的话题。
(可爱的Eka房东,还送给我们格鲁吉亚特色的坚果糖)
安顿下来后我们决定到附近的OldCityWall吃饭,饭店是利用古城墙的门洞改造的,从外面看破破烂烂以为在装修,进去是个非常精致古老的饭店。
那天貌似是个特殊的日子,老板和一帮朋友在聚餐。长长的桌子,一群西装革履的高鼻梁金头发围桌而坐,仿佛一幅油画。每隔几分钟就会齐唱当地歌曲,不是一般的唱歌,而是像有声部、和弦的唱诗班一样,有人甚至拿出了一把琴跟着伴奏。一群年过半百的人,怀着对宗教的信仰,充满的艺术和纯洁的气息。
更有一个10岁左右的格鲁吉亚小女孩主动走过来用中文和我们聊天,告诉我们她曾在牡丹江生活过。小女孩的妈妈颜值更高,特别像玛西亚克罗斯(绝望的主妇中的Bree),一头红发优雅地坐在那里微笑的看着我们。店内和街上给人感觉完全不同,另类浪漫的格鲁吉亚。
这家菜味道也非常不错,格鲁吉亚的名菜-红酒炖牛腩和烤牛排非常好吃,主要是牛肉的质量好。牛腩软嫩不柴,满满牛肉香。豆子瓦罐就比较一般了,味道偏淡,也没什么内容。
格鲁吉亚的红酒非常出名,据说是一种在瓦罐中酿造的特殊技术,最有特色的是semi-sweet,然而我觉得有点涩,更喜欢干红,不用醒酒,入口也很爽滑。在餐厅一杯的价格也就人民币30-40块,一口牛肉一口红酒,五星推荐。吃完饭一行人散步回住处,期待着明天的雪山之行。
早上坐地铁到didube站找去卡兹别克的小巴。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件趣事:正当我们在地铁站不知道怎么买票时,一个老奶奶突然冲向我们大喊一声:Whatdoyouwant!(你想干啥!)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解释清楚后发现老奶奶是想帮我们买票,然而太过兴奋用了不太对语气的英语。弄明白我们要去哪儿之后,老奶奶带我们买了地铁卡并一起进了地铁,第比利斯的地铁卡也可以多人共用一张。
(第比利斯地铁卡)
老奶奶一路上热情又兴奋地告诉我们她儿子在美国上学,所以她自己学了些英语;又告诉我们她已经73岁了,但是完全不觉得自己老。从小就对老人有一种莫名亲切感的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热情可爱的老奶奶。上了地铁还没几分钟,老奶奶翻了一下包突然开始拍门,她一边着急,一边不停的和路人说着什么又指指我们,我听到了dubibe,但是完全不知道她要干什么,心想,不会是个碰瓷儿的吧!稍微平静下老奶奶回过头来一脸不好意思的解释说她有东西丢在了上一站需要回去,非常不好意思不能陪我们,并且让我们不要担心,她已经告诉旁边的人提醒我们到站下车。自己出状况的同时还不忘帮助我们几个陌生的异国人,我瞬间都要落泪了。这个善良可爱的老奶奶,年轻时一定也是个风风火火的奇女子。
一无所知的国度,冷漠、疯癫、无知、友善,小小的地方单一的人民,却有着如此不同的对比。
卡兹别克山是格鲁吉亚第三高峰,海拔米,夏季避暑、冬季滑雪胜地,享有“高加索之魂”的美誉。独特美丽的高加索山脉、淳朴的民风和纯洁的信仰使得这里被称为“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据说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神普罗米修斯,盗取神火传到人间,宙斯为惩戒他,将其关押在卡兹别克山顶的洞穴中受啄心之痛。
到达Didube站,开始寻找去往卡兹别克山的小巴。从地铁站出来就会有无数人过来提供包车,不要理,穿过一个菜市场,菜市场中间有一片空地,很多车停在那里。注意,不要听那里的人瞎说,继续向前走,在市场更里面些有一个小院子,去卡兹别克的小巴是在那里,10拉里一个人。
(小巴所在的院子)
虽然提前查了攻略直奔小巴,但是在复杂的地形忽悠下,还是险些没找到。包车的话需要拉里左右,一个人还骗我们说卡兹别克大雪,去那里的小巴都停了,只能坐他的车。多方打听后终于在菜市场后半部的小院子里找到了真正的小巴,其实也是破破烂烂的。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坐这个靠谱点,毕竟车上除了我们还有本地人。
(破破烂烂的小巴,有没有80年代即视感??)
小院子旁边有一个快餐店,里面的土耳其卷饼可比土耳其的好吃太多!还便宜!可能因为是汽车站的缘故,治安不是很好,小孩子拉着你要钱,不给钱还骂人。更惊奇的是旁边的人都见怪不怪,并不阻止。
(超级好吃便宜大只的土耳其卷饼!)
我在橱窗口选面包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友好地问我是哪里人还告诉我这里的面包很好吃,我们也就聊了几句。正当我想让她帮我推荐好吃的面包时,她突然直盯着橱窗自顾自的说,我非常想吃这个,可是我没有钱,哪怕一个也好,眼睛都要伸到面包身上了,神情也有点恍惚。打量她的穿着并不像乞丐,不明状况的我走开为妙。只能说,这个国度让你摸不着头脑,任何人都可以是乞讨者。
小巴开车了,我们终于逃离了这个混乱的车站。上车有一种八十年代进城感,司机一路上和对面的车打着招呼,有人招手停车并不上车,而是交给司机一包东西送到后面的什么地方,司机会在附近按喇叭,有东西的人会自觉跑过来拿走,也没有看到给钱。格鲁吉亚虽然脱离苏联改走资本主义很多年,但是这种共产共享的文化却继承的不错。
一路上颠簸旋转,终于到达雪山了。路中就看到窗外已经白白一片。和新西兰硬朗的冰川不同,雪山是白的、蓬松的雪夹杂一些松树,望出去好像水墨画一般。
roomshotel离车站还有一段距离,可以选择步行上去(2公里左右)或者打车10拉里,也不贵。酒店外观很现代,和我想像的山间古堡完全不同,内部是古老的欧式布局。大堂就是美翻了的景象。一面面大落地窗外就是咫尺的雪山,大堂外的平台可以感受新鲜空气,冷的话就在里面的lounge点杯咖啡,望望外面的冰雪世界。
房间也是温馨细致,面积不大,但是细节处做的很好。热水壶是kitchen的,我一直喜欢的北欧复古风。还有一个小阳台看雪山,捧着热呼呼的咖啡欣赏美丽的风景,普罗米修斯在此地被啄心也无憾了吧!
由于在山上住一晚,我们打算第二天包车去山顶,今天在酒店舒服的休整。来这里的筒子们一定要吃上一顿啊,绝对物超所值!首推肋眼排!脸一样大的新鲜肉眼只要人民币80块!生肉都买不到这个价格,更何况是在五星级酒店的山景餐厅。
可能因为山上设备有限,火候掌握得并不专业(像是炉火烧的),肉好不怕技术渣,这肉还是让我们大饱了口福,再配上当地红酒,一个晚上,以此行最舒服的方式度过。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一定要去试试酒店附带的游泳池,雪山下温暖的泳池里游泳,这个体验也是绝了!
第二天一早在酒店吃早饭,满眼金发碧眼的俊男美女,大部分都是来滑雪的,卡兹别克山冬季可是滑雪胜地,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滑雪,有钱人就是幸福!窗外突然开始飘雪,很多人拿着香槟和热咖啡到外面的平台感受新鲜的雪花,酒店还提供专门的毯子保暖。
简直想赖在这里不走了。从酒店包车上山需要20分钟左右,我们是和酒店订的的士,70拉里一辆车。外面接私活的是60拉里,但是看那个车的样子不太敢坐,毕竟是要开上雪山的。全程加上玩的时间大概1个半小时。司机在酒店门口等着我们,一路上一言不发,感觉不太友好。驶过高耸的大山和低平的草原,便进入了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
车子停下来系了雪链,更加庆幸没有贪便宜坐私车,这个路可不是一般的车能上的啊!路途艰辛,但是大家都被眼前的美景抓住了注意力,忘了害怕。车刚停稳就迫不及待的下去了。
抬头就是圣三一教堂,高高的耸立在雪山之巅,整个山顶只有黑白灰三色,好似一幅变幻莫测的水墨画,难怪诗人普希金都忍不住为她颂诗!中午十二点天空放晴,小心翼翼地登上了教堂(有积雪的山坡非常难爬)白云在脚下,阳光洒在头顶,四周皑皑的白雪纯净如新。时间在这里仿佛是静止的,陶潜桃花源,卡兹别克雪山源。
美归美,凡人肉体的我们不堪严寒,笨拙的下了山。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景色又是全然不同。十里雪山,千面雪景,多的是你看不够的美。
依依不舍从酒店离开,到达小巴站。注意小巴士没有时刻表,最晚一班在下午5点左右,但是不知道一天几辆以及开出时间,所以还是早点到,万一错过就麻烦了。回程的小巴还在附近的城堡停了五分钟,有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非常浪漫!
回去天色已晚,在附近一家店吃了格鲁吉亚特色大包子,形状和中国的包子差不多,但是口感像皮特别厚的饺子,反正我不喜欢。
就着夜色,我们乘缆车上到了高处。都说格鲁吉亚是上帝的后花园。在高处俯瞰全景,点点星光和熠熠生辉的教堂,构成了一个斑斓的夜。
(图片中间金闪闪的建筑就是圣三一教堂,据说在第比利斯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
旁边是格鲁吉亚之母的雕像,女神左手握着宝剑,右手端着红酒,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保护着自己的子民。
晚上第比利斯的街道感觉不是很安全,乞丐和流浪汉横行,大家要结伴而行。
在第比利斯的最后一天了,早上决定再去山顶看一看白天的风景。路遇可爱的流浪狗一路陪着我们上了山。可爱的狗狗,想带你回家!
山顶还有一个教堂,12点时,一个神父步履蹒跚的走上了钟楼,有力地敲打着铜钟,钟声响彻全城,更击打着信徒们的心。
下山后去了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不得不说,看过中国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真迹后,这里没什么吸引力。转道来到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大教堂占地平方米,是格鲁吉亚乃至整个高加索南部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它的穹顶高7.5米高,全部包着纯金,俯瞰第比利斯全景时可以一眼看到。圣三一即三位一体-Trinity,圣父、圣子、圣灵为同一本体。教堂内一对新人正在接受神父的祝福,对于信徒来说,这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吧。
教堂内非常奢华,画像都用宝石装饰,有一幅放在柜子里的耶稣图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宝石,应该都是信徒的捐赠。
开篇就说格鲁吉亚生产红酒,怎么能不买两瓶回去纪念。可惜规定回国只能带两瓶,不然真是要搬箱回去。路上随便进了一家红酒店,介绍给我们格鲁吉亚特色的semi-sweet,但是口感有些酸涩我不太喜欢。选了一瓶干红一瓶干白,不得不说红酒大国就是大方,试酒一下就倒3分之一杯,口感确实不错,干红浓厚,干白相对清爽,脑子里已经开始琢磨配什么菜了??。价格还实惠,人民币80一瓶吧,怪不得当地人嗜酒,便宜又好喝,谁不想多来几杯!
风风火火的格鲁吉亚之行就要结束了,只能说时间太短不能给大家最全面的信息,一些感受和自认为有用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的旅行。高加索,等我回来!
美图不够发,最后再发几张拉仇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偏方治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maahm.com/gyqz/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