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jc/Georgia
我的
格鲁吉亚之行
谢洁
第比利斯开放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
遇见格鲁吉亚
首先,对为什么选择格鲁吉亚做一个说明。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吧。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开放大学孔子学院是与兰大合作的孔子学院。尽管兰大和开放大学合作建设这所孔院不过三年,但毫无疑问,孔院会偏爱兰大人。这对倾向于通过志愿者项目完成出国实习,又担心志愿者选拔的时候,选择发达国家不能有十足把握的同学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保底选项。当然,并不是说这里不好。第比利斯了开放大学位于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孔子学院设在大学主建筑的六楼,并在六楼设有专门的工作区:图书馆、活动室、会议室、值班室、院长办公室等应有尽有。格鲁吉亚虽是个界定不了的亚洲抑或是欧洲国家,但位于高加索地区的它,是个小众旅游胜地,被称为“上帝的后花园”,它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物价友好”、“极具欧洲风情的亚洲国家”。前几年它在网络上被追捧的时候,这几个词最能概括格鲁吉亚的独特与美。就算褪去网红滤镜,格鲁吉亚依旧是一个值得品味的地方。虽然国家才7万平方公里,但坐拥山海之景,也沉淀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其基本生活水平也是不错的,不论住房还是交通。第比利斯开放大学孔子学院下设教学点涵盖小学、中学、大学,以及一些政府官员,各个层次的汉语学习者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对于我们积累教学经验有着极大的帮助。报考格鲁吉亚,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顺手拈来,还是经历了好一番准备,无论是才艺还是教学技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努力便什么也没有,这一点是公平。可以说,来到格鲁吉亚也算是缘分吧。但之后的种种都时时给我一种不负相遇的感慨。在大连外国语忙碌的40天给我底气;一系列流程上段学姐的温暖指引以及孔院其他教师在教学资源和方法上的无私共享让我极有归属感;兰大时不时对我们的关怀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总之,不虚此行。
格鲁吉亚奇特的文化之旅
——独特的司机
来第比利斯不多采采风,哪对得起我们漂洋过海,哪值得这平日闲偷来的清闲,哪里安抚得了我们年轻躁动的心!我们家虽然没有常驻学姐,但我们有谷歌maps和Y-taxi呀,不要一个人落单,走到哪儿都不怕。圣三一教堂、格鲁吉亚妈妈、自由广场、第比利斯mall、东点……也是打卡了好多地方的女孩了!离家都不算近,打车好像方便到不行,也因此遇见了几个国内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司机师傅。
刚开始用Y-taxi的第一天,我们在下楼之前早早地打好了车,提前几分钟在楼下等着司机师傅来pick我们。第一次自己打车,我们非常仔细地观察了司机师傅的行驶路线,分析了车来的方向,然后我们自以为妥妥地跑到了马路对面我们觉得适合停车的地方,数着时间,念叨着格外对称的车牌号,等着车来。也就两分钟的样子,司机师傅点了到达,然而我们并没有在附近发现灰色还是黑色的Toyota。原地为中心扩大搜索范围地寻找也没找见,最后我们在公寓楼下发现了稳稳停在那里的车和淡定地坐在主驾玩着手机的司机师傅。一点儿不着急也不主动联系我们,就那么无动于衷地停在那里,仿佛什么也不能影响他该有的节奏。上车、开车、停车、给钱,我们几乎全程无沟通地到达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了解第比利斯的一天。后来我们也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Y-taxi这个app在哪里打开,我们一开始定位在哪里,预约的车仿佛就会停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它。这简直拯救了路痴属性的我,迷路了就请站在原地不要动,乖乖定个位,知道家里的准确地址就一点儿都不慌。打车软件可以打开英文模式,定位精准,一键保存。
来这里没几天就听说这里的车速惊人,吓坏小心脏。无视限速,嘴里说着限速60码,却赤裸裸地冲上80码甚至码,生生开出了生死时速的刺激。尤其在有红绿灯的路口,遇到了就真的是一脚刹车,一转绿灯就一脚油门飙到70-80迈。室友好奇地问过一位司机师傅,这里的限速情况,一般60迈,公园、学校等附近40迈……骗鬼去吧。亲眼盯着数字一路,一般60+,快的80+,兜风一流!
一位师傅,清晰地记得是从华凌酒店做完国庆活动的那天晚上,我们冒着极大的风险感受了他对足球赛的热情!我们一上车他就打开了球赛的直播,把手机放在了导航仪上,一路上空旷的时候飙车,车流一大就急刹车,为他的球赛最大限度地匀出时间。并在一路上直勾勾地瞟向手机屏幕,还进行了一到两次的换场“狂欢”。车上的我们瑟瑟发抖,又不敢吱声,默默抓紧扶手。还有从体育馆回来的那天,风大雨大,司机更是执着地与家人聊了整整一路,报个平安我无所谓呀,能好好开车嘛!在第比利斯用Y-taxi打车,每天遇见不同的司机,抓好扶手,体验兜风的激情。
当然,这可能是这里的常态,并不意味着司机的恶意,相反遇见所有的司机都很善良。打车去体育馆看武术表演时,司机不停地向当地人交涉,确定我们的具体目的地;回来时,看着室友瑟瑟发抖立马就开上了暖气……
格鲁吉亚的教学培训
我们才安顿下来,TLG培训就不给喘息时间地开始了。六点五十早早地起来的宝贝儿们居然差点没赶上9点的培训!迷路了……上午九点到晚上七点,整整10个小时的全世界混乱的口音——UK,USA,SouthAfrica,France格鲁吉亚……全英文荼毒,对我这个英语渣渣也忒不友好了,尤其是在大家都被逗乐的时候,真的是无所适从!我是谁,我在哪里……不可否认的是人都好好呀,TLG的小伙伴们。记得不得名字但也一定要记得你们的善意,绅士地替我们端盘子的小哥哥,夸我头发颜色好漂亮的(黑人小姐姐),肯定了我们英语水平的美国姑娘,热情给我们拍照的放荡不羁的小姐姐~~
第一天上午是跨文化交际,算是更了解了一些格鲁吉亚的民俗吧,但那是其他国家小伙伴的主场,住在hostfamily真是件麻烦的事儿。不过,我们有合租房子的机会,省事不是一点半点好嘛。下午是教学法。我大概用全英文的语境又感受了一遍《引论》,高级感立马上来了。没有常用不常用,好用不好用,见仁见智吧,偶尔改变一下,创造自己的方式,好像也蛮不错的。coffeebreak也忒认真了吧!不喝咖啡的我一天喝了多少茶,爱上蛋糕的味道,是要让我在长肉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嘛!罪恶却控制不住自己呀!
第二天就开始学习格语的艰辛道路,由于是参加培训的后三天,在前面的同学已经学习完格语字母的情况下,并且全程靠英语学习,真的是处在一走神就懵的状态下,小伙伴们都纷纷说这提前让我们从蜜月期进入了挫折期。整整一个下午都处在“鹦鹉学舌”的阶段,但也算记录了些个日常可能用上的句子吧。我去哪儿,我从哪儿来,价格,贵了,便宜……拿着小本本应该是可以读出来,我觉着。培训的老师们也是操碎了心,在短短三天了恨不得把知道的都告诉我们,让我们更好地在这个国家生活,最后真是太实在了,邮箱、脸书、电话……联系方式没一个落下的,真是太可爱了。回来的两个晚上都遇见几个可爱的孩子,好奇并挂着笑容地对我们说着“你好”;外国友人信了我们的邪,流传开来的中国“havefive”;黎亮最后呈现的汉语课……真的有点小骄傲呢!
最后,我真的要好好提高一下英语了,认真听听懂60%,一晃神就剩30%了,太菜了吧。很看好外国志愿者们,自在地享受生活,哪怕是在小乡村,也是快乐地欣赏山山水水。
开课前,我们孔院也组织了试讲与培训。老师们分享了教学资源,呈现了优秀示范课。我们新任志愿者则是一一进行了试讲,互相学习。并且,每阶段中方院长会召开教学研讨会,就近期大家遇见的教学上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自第二个月起,我们每周六就开始格鲁吉亚语的学习,一开始本土格语老师采取的是非常温柔的常规教学,后来种种原因换成了现在的格语老师,用英语沉浸在交际法的世界,自行体会。
汉语教学和格语培训一直不曾缺席,我们也越来越适应在这的教学与生活。
第比利斯开放大学孔子学院
大学路
02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maahm.com/gydl/5674.html